首页

艾玛女王在线s

时间:2025-05-29 20:57:36 作者:广州龙舟“趁景探亲”迎端午 浏览量:32162

  如果家里一旦出现失能老人,需要家人奔波照料,经济负担加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了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新职业健康照护师通过运用基本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几乎寸步不离地守护在照护对象身边,细心地进行健康与生活照料,帮助不少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健康照护师这一新职业。

  当记者来到河南扶沟老年康复护理院时,健康照护师刘驰正在给完全失能的赵建庄翻身。尽管赵建庄180多斤,而对于学习过医学护理知识的刘驰来说,却显得并不费力。

  扶沟老年康复护理院健康照护师 刘驰:以前累得要命,胳膊腿都用上了,浑身都用上了,满头大汗也翻不过来。现在不但简单,而且是得心应手。

  今年2月,刘驰开始担任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赵建庄的健康照护师,由于赵建庄做了气管切开和颅脑手术治疗,光是吃饭这一项,就有很多讲究。

  扶沟老年康复护理院健康照护师 刘驰:一日多餐,最多是每次喂200毫升,也就是说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最少得间隔两个小时。

  喂完午饭,刘驰就开始给赵建庄做腿部按摩。可不到一会儿,食物出现倒流,堵塞了气管,刘驰赶紧清理痰液。刘驰告诉记者,健康照护师往往被认为是“护工”,负责日常起居看护,而一个合格的健康照护师既是健康评估师,又是护理员,还是营养师、心理疏导师。

  在刘驰的精心照护下,赵建庄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不断提升技能 让照护“功夫”越来越精

  健康照护师能给照护对象及其家属足够的安全感,这背后离不开他们的耐心和细心,以及专业的知识储备。

  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技能,也让健康照护师的照护功夫越来越精进。

  扶沟老年康复护理院健康照护师 刘驰:这就是我们培训的内容,比如常见伤口造口及管道护理技能,还有老年护理知识技能,还有医学基础知识。

  2019年,刘驰全脱产参加了首期3个月的健康照护师培训,结业考试通过后顺利拿到合格证书,现在她还参与医院科室的各类培训,增加医学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储备。

  扶沟老年康复护理院健康照护师 刘驰:通过学习,由不懂、由蛮干到现在精干,让我对护理、健康照护这一块更加有信心,更想把这个工作做下去做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阔的行业前景和完善的评价机制,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投身其中。80后刘书芹原来是护士,经过医院“以老带新”的培训后,成为一名健康照护师。

  扶沟老年康复护理院健康照护师 刘书芹:现在健康照护师这个职业发展远景比较大,对我个人提升了一步。

  打造高素质健康照护人才 拓展就业途径

  健康照护师在家庭、社区、医院或康养机构为有不同层次需求的老年人、残疾人、慢病患者等提供高品质的健康照护服务。作为高素质复合型的健康照护人才,健康照护师也拓展了就业创业的途径。

  据统计,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2.97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1.1%,十年内增长了46%。其中,失能人口规模达4654万,据推测,到2025年我国失能人口将上升到7279.22万人,2030年将达1亿人。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 刘义强:一个新职业的基本设计是通过对适龄劳动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使他既懂生活照料,又懂医学护理,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的健康照护人才。

  专家告诉记者,按照《健康照护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2年版)》,健康照护师按照技能水平从初到高共分五级。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 刘义强:初级、中级的可以从事具体的健康照护服务,但是高级的话,既可以当健康照护师的培训老师,也可以去创业,当健康照护企业或者机构的领导者,所以它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职业。

  生活服务类新职业不断增加 持续完善

  记者梳理了近五年发布的新职业发现,随着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增多,生活服务类新职业不断增加,持续完善。

  据了解,2019年至今,生活服务类相关的新职业、新工种达二十多种。今年发布的新职业中,“社区助老员”“老年助浴员”等工种的增设,将推动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河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八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2019年,余杭发生一起损失金额高达一亿元的案件。案发后,郑煜川又是第一时间进驻专案组,当机立断,在接案当天就启动了资金冻结程序,紧急止损8500万余元。

这个市近20年来首次,这一职务由非党政领导担任

“我在利亚德已经工作了11年,近年来我直观地感受到,企业向政府反馈意见的路径越来越畅通。以前企业有了诉求,第一时间可能不知道向哪个部门反映,现在不会了。”罗蜜说。

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会见王毅

天津9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从天津市商务局获悉,由天津市商务局、北京市商务局、河北省商务厅联合主办的“2024京津冀药品流通高质量协同创新发展大会”于2024年9月29日至30日在天津举行。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已突破50万标箱

京津冀异地就医免备案政策实施以来,异地就医的医保基金支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异地就医基金使用监管出现“盲区”的风险加剧。高连欢告诉记者,京津冀区域医保基金协同监管已开展多年,2020年10月,津冀两地医保部门制定了《2020年津冀医保基金使用情况交叉飞行检查工作方案》;当年12月,京津冀三地医保部门签署《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医保基金协同监管备忘录》。2023年12月,京津冀医保部门联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医保基金协同监管座谈会,并就三地异地就医监管责任、异地就医结算费用审核机制、异地就医费用线上核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追回医保基金处理路径等事项达成了共识。

广东省东莞市委原常委、市纪委原书记甄瑞潮被开除党籍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位工作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要求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位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建立了我国学位制度,开启了教育法治建设进程,在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学位条例已不能满足实践需求,需要修改完善。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学位条例(修改)列入立法规划。教育部在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起草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送审稿)》,于2021年11月提请国务院审议。2023年6月,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草案,2023年7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此后,教育部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学位法立法调研、征求意见和草案的修改完善工作。2023年8月、202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学位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2024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同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